對于創造舒適聲環境的關注,往往集中于電影院、音樂廳和錄音室。但是,聲環境對于校園學習環境也尤為重要。我們設計的校園文化建設如何才能提升教室、提升校園的聲學舒適度呢?如何才能使其滿足更多的課程需求,讓學習在不同地方真實發生?下面,聚橋文化為您解讀在做校園文化建設時學校聲環境與設計硬裝的關聯。
為了更好地理解周圍聲環境的事宜,我們先說說“聲波”。在被接收者例如人耳捕獲時,被收集并轉換成輸入大腦的信息:也就是,它們被“聽見”了。當聲音的強度以分貝描述時(dB),聲音的聲調被描述為“頻率”,單位是赫茲(Hz)。健康的人耳對于20Hz到20000Hz的大范圍的音頻敏感。超過或低于這個范圍被分別稱作超聲波和次聲波。
在一幢建筑內或一間教室之中,存在四種類型的聲音:外部聲音(來自交通工具、運動場等);內部聲音(師生的演講與對話)、干擾聲音(腳步聲、跳躍聲);設備聲音(來自空調系統,風扇,電腦)。研究表明,不舒適的教室導致不適感與心情起伏,提升學生壓力與疲倦感,并降低了認知技巧。由于外界對教室的聲學干預,老師和學生需要提高聲音說話,導致師生的發聲和聽力疲倦。
那么,該如何提升教室的聲學舒適度呢?例如,可以通過吸聲材料——天花板或墻板中的礦棉,或是砂漿或隔音石膏板,能夠降低頭頂或建筑內干擾的聲音,這些聲音被墻板或是天花板的選擇所影響。墻體上散播聲波的物件,或是吸收聲波的物體,降低了墻體之間干擾的回聲,也就是“振動回聲”。內表面(尤其是天花板)多孔材料的應用可以減少回聲,提升演講的可理解性。
因此,提升教室的聲環境對于教學過程非常重要。這樣做不僅有助于學生,還有利于老師,后者不必扯著嗓子上課。在改善聲環境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建設、積淀、結晶,是一所學校文化建設的三要素,安全優質的材料與施工是聚橋文化一貫的承諾。聚橋文化從設計策劃到落地實施,秉承“規劃一步到位,項目分步實施,工作逐步完善,品位明顯提升”的校園文化建設理念,能為您提供集美學意義和教育意義于一體的校園文化建設。
聚橋文化,只為提升您的文化價值與品牌形象而努力!
全國服務熱線:020-85511713 QQ:2903631311